欣賞佛道兩相依

佛為道之本,德為道之真
覺靈化生佛為本,唵創造如來也。
般若蜜意道為真,如來波羅蜜多。
身本丹爐心是神。大道無為但率真。
上德不德是常德。道德沖和養靈根。
道為萬物萬靈之本,是如來藏蜜義。

德為成道物之功,是覺靈如來法藏DNA 方程式。
道為體,德為用;道貴無名,德重有為;道言「有、無」德言「上、下」;此道德之辨也。
上古聖人,「德與道」合一與物同體,使人物各遂其生與長,德奉群生。
白佛言:般若六度情欲,在自然法中佈施供養奉獻生命為樂,稱為佛是普渡的眾生。

而心無己德之存,故雲上德。
白佛言:完成《阿彌陀佛》 本身四十八大願自然功德圓滿。
「上德者」,若無德是以有德。
「下德者」,指中古以下君子而言。未知有「道」但知有「德」,德出於有心,故心不能忘。如果行者有福報之念,故雲下德。
白佛言:人相萬物靈根本善,為原靈本來平等不可二心,如有排斥對立,為偏知佛,我意供養正偏知,入無餘捏盤而滅度之,實無滅度者。

上德之所以有德者,德出無為,功成事遂;而無恃為之心,故雲「無為」。
白佛言:華嚴華藏兩界相應菩提道心,本質清淨圓滿無為。

下德之所以無德者,因德出有心;且有恃為之心,故雲「有為」。
白佛言:妄想偏知有求執著發願有所得,沉淪色相空法,有為而夢幻泡影也。

故德有真偽,道則無真偽,道德之辨淳薄就此。故修道當以誠而入,以柔為進,以信為本,方能磨淬心志不退,成就己身慧命。
白佛言:佛魔同在,如來般若菩提無真假,佛魔一線間,菩薩靈魂行者行菩提真顯蜜意,與三菩提心為真諦,無我普渡,回皈本處,唯我獨尊

因明德者,安於所止,靜涵萬象,隨境皆安,此為慮之功;此「慮」亦是「覺」,隨事能覺;隨覺能悟,隨悟能靈;復其先天之本體合於大道
白佛言:菩提本無樹,明鏡異常台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宇宙萬物本來圓滿清淨,隨著般若波羅蜜多時,道法自然成普渡三藐三菩提耶。

行者以上德之「無為」為本,修下德「有為」之末;讓有心行道者改其思惟,契入上德無為之修;並瞭解「德」為心之體,亦是由行為表現出來之人格,故知道德方是主人,本末勿失。
白佛言:菩薩靈魂行者阿如,以[如來真實意義]為本,觀念定在萬物人相本來就是五佛靈,瞭解自己的源根平等,缺一不可的珍惜彼此才能明白生死簿才能當下回航,宇宙經過只是自然佈施供養奉獻生命的真諦,最終才知道揭諦普渡亦無所得故。

如此修行自然入「清靜」之境;常處清靜則在修行中,不因神紊而耗神。不因遐思而耗元,不因無躁而亂氣。以「無欲」為基,以「知足」為方。則漸入清靜
白佛言:如來無來去,遍佈當下,本是清淨自在,一塵不染,因為宇宙萬物皆自己身,平等自在無我獨尊。

因為清靜則不為無用之為。順乎自然,故稱無為。學習「無為」則使心淡泊,不憑主觀行事;養怡然心性,消除世間之競逐之心,磨練無明火性;面對諸境時,無明燥氣。無名可生,故處無為之事。,而行不言之教也。
白佛言:三千大千世界,三世諸佛都與[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]無字天書,打開佛眼觀宇宙萬物之靈皆是大莊嚴,大殊聖,正是大慈又大悲啊,萬教歸宗啊,宇宙萬物無智亦無得,一切都是如是如此的俱足如來智慧,萬物萬行都是如來的德行啊,不可二心對立排斥,站在大天界本來就一體,缺一不可啊。明白了自己如來身世,應如教住,萬佛朝宗也,宇宙萬物您我他,靈魂魄,佛法僧三寶,本來就是普渡的眾生啊,平等無為啊

 

宇宙阿如多羅三藐三菩提道中都是佛靈道元兩相應,所以行者必須以佛為本,以道為真的思維,見種種相而快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飛來蜜 的頭像
    飛來蜜

    飛來蜜養蜂場

    飛來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